您的位置:主题活动 > 党建工作 >> 正文
学雷锋常态化大家谈
来源:《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摘编   作者: 《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摘编    发布时间: 2014/04/15    阅读次数:223

学雷锋常态化大家谈

《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摘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新媒体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把微公益项目的设计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体现着青年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担当,体现了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也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把微公益项目的设计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还是青年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推动学雷锋活动时代化、常态化、机制化的具体举措。

微公益的开放性和连带性有效地提升和凝聚了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大学生淡泊明志、互助包容、友爱奉献的良好品质,形成了互相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微公益始终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贯穿始终,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团结友爱、真诚奉献的理念,使公益服务成为广泛动员大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弘扬雷锋精神、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动课堂,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它促进了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生活化与常态化。

微公益拓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是促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学雷锋活动必须使开放式的,它需要大学生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参与。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爱·尚’微公益”实践项目通过与社会各界合作,既宣传推广微公益,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又方便在校大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尽早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亲身体验并去感悟社会百态,进而认知、理解和关爱这个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让这个舞台成为大学生投身社会事业的“孵化园”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助推器”,并开启一种“时尚”的学雷锋活动的新模式。青年志愿者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只要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获得收获,进步,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常态化。

  ——西北师范大学何继龄、李勇、周海杰《微公益: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

高等院校是人类精神的高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项职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道德上,高校应当是整个社会的精神灯塔、道德楷模,应当自觉成为知识和思想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或发祥地。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高校就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认真学习雷锋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就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新的视角、确立新的思路,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进一步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形式、载体手段,增强活动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就要大力宣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用先进楷模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激励人、感召人;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走在学雷锋活动的前列;就要把集中教育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把普遍要求与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推动形成学雷锋的热潮;就要进一步完善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制度、体制与机制,持之以恒;就要以雷锋精神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和高尚品德。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精神资源和文化支撑。“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和感动社会的永恒魅力,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实践中愈益得到丰富和升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时期,雷锋精神定会薪火相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甘肃农业业大学 韩旭峰《雷锋精神的时代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利益和思想观念也趋向多元化。在我国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生态恶化、治安恶化、贫富分化、贪污腐败、阶层固化、老龄社会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面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向。第一,由内容单调转向丰富多彩。雷锋的形象和雷锋精神的内容本来是一个丰满和完整的体系,但是,长期以来被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刻板化和单一化,雷锋精神在社会中被简单化,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在人们头脑中的雷锋形象只剩下了在灯下埋头补补丁和帮助老人找儿子。因此,必须还原原本的雷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嫉恶如仇、热情似火;学习他爱岗敬业、认真刻苦;学习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第二,由运动的方式转向常态的方式。现在学雷锋都集中在每年的35日前后,经常的节目是到敬老院看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擦站牌、结对到军属烈属家慰问。随着3月份的结束,这些行动都戛然而止。“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是运动式学雷锋的真实写照。学习雷锋必须是常态的。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深入人心,发挥持久的作用,在当前起到消除社会裂痕、温暖人心、纾缓阶级阶层张力的特殊作用。第三,由分散的个人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团体行为。雷锋精神从行为主体本身倡导的是单个人的行为,这在现代社会显得远远不够。庞大的弱势群体和社会救助的社会化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从单个人的行为转向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发起各类志愿者行动和各种救助工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信任度,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弱势群体固化提出的挑战。第四,由过去随机的临时的救助转向常规的社会工作救助。现代社会要求建立庞大的社会组织和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由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组成社会工作者队伍,弥补政府的缺位。同时,以社区为单位,精确掌握需要救助的对象,施之以长期的救助和关怀,并适应社会救助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使社会救助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五,由党和政府推动转向民众的内心自觉和行为习惯。这就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和激励,弱化民众的功利心,逐步养成广大民众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变成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行为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雷锋精神的坚守者和实践者。第六,由理论宣传和灌输转向具体的社会实践。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说”转向“做”。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长期的社会实践,雷锋精神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内化为民众的行动。同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丰富雷锋精神,在具体内容和实践形式上推动雷锋精神发展,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使雷锋精神获得新的内容和持久的生命力。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俊春《论雷锋精神内涵及实践方式的现代转向》

学习雷锋活动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着眼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三是着眼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另外也要重在三个“以”,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青少年为重点;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应该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坚持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既发挥集中性宣传教育声势大、影响大的优势,又发挥经常性宣传教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坚持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就是要注意发挥舆论引导、艺术感化、典型示范的功能,但是又注重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人们在教育中升华境界,在实践中砥砺品行。三是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要区分层次、区别对象,鼓励先进、照顾多数,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四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继承发扬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又适应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形式、创新载体,增强我们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五是坚持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学雷锋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安排,要注意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使学雷锋活动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六是坚持领导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要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同时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群众性参与的过程成为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新风的生动过程。

根据这些原则,社区可以开展以下活动:一是每年35日,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兴起学雷锋活动的高潮和热潮。二是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推动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贴近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便民利民等社会志愿服务,开展文明礼仪、维护秩序、保护环境的社会志愿服务。面向留守老人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三是组织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学雷锋实践活动,结合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的实际,广泛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四是加强学雷锋活动的宣传,宣传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等等宝贵精神以及火热的为人民服务的火热情怀,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乃至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的生命力和感动社会的永恒魅力。

——嘉峪关市雄关区友谊社区杨蓉《浅析社区如何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雷锋精神是一种思考人生意义、追寻幸福源泉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利益发生深刻变化,怎样对待竞争,怎样实现利益,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现实课题。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表明了利益取向与道德取向的冲突。雷锋精神是一种探索人生成长道路、确立行为规则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们公平竞争、利人利己、善待他人,从而促进和谐。雷锋精神为当代中国确立了一个光辉永恒的精神坐标、一种道德尺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

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业绩。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比雷锋当年更具备帮助别人的条件,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意识。大家都来学雷锋,用雷锋精神来砥砺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伟大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是当今社会的先进分子,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雷锋精神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雷锋精神的说服力以及信服力,不仅取决于雷锋精神本身的时代魅力,更取决于社会先进分子的率先垂范。广大人民群众与雷锋精神息息相通,学习雷锋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件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湖南延安精神研究会黄禹康《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晶》

责任编辑 乡村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