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大力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
省关工办
2010年下半年以来,省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提出的利用三年时间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基层工作年”的要求,立足我省基层关工工作的实际,结合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组织“五老”学先进、比先进、发挥作用,推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科学发展为主要内容,在全省基层关工委广泛开展了“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
三年来,在中国关工委的大力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把开展“创学”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建立机制,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总结提高、稳步推进。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参加活动的学校、社区、乡镇、企业等基层单位关工委组织22400个,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17315个,平均达标率77.3%。通过“创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组织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五老”队伍不断壮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达到了“创学”活动的预期目的。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三次在有关会议上,对我省开展“创学”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主要做法
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两条主线,抓基层、打基础,主动作为,全面提升基层关工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周密安排部署。2010年全国表彰大会后,省关工委及时召开办公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表彰大会精神,研究安排基层工作年活动。为了摸清底数,省关工委领导亲自带队,深入14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进行调研。在中关工委提出的创建基层五好关工委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010年8月,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讨会上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同年11月,在全省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安排。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基层“五好”关工组织和“五老”学先进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量化指标、保障措施和基本要求,力争2011年使20%的基层关工组织达到“五好”标准,2012年30%达标,2013年25%达标,通过3年努力,使全省75%以上的基层关工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五好”标准。通过在全省选树一批“五老”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广大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五老”队伍建设纳入“创先争优”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市州一级成立了由分管书记或组织部长任组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副组长,文明办、老干部、教育、民政、团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创学”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县(市区)关工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级关工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建立“创学”活动动态管理、领导联系和考核验收制度,做到工作目标化,任务责任化,落实具体化,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联动,实现“四个延伸”:把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向边远农村、学校和企业延伸,把“五老学先进”活动向社会老年人延伸,把“创学”活动向基层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延伸,向省委部署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延伸,使“创学”活动覆盖全省基层。
创新活动载体。以多样化的活动载体、特色鲜明的活动内容,赋予“创学”活动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搭建平台。在社区开展“两校一活动”,即:家长学校、假日学校,校外教育系列活动;在农村开展“讲、学、创、奔”活动,即:讲政治,学科学,创事业,奔小康;在学校开展“两学两争”活动,即:学习建国前100名英模事迹、学习建国后100名感动中国人物,争创“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班级”,争创“小公民思想道德之星”;在企业开展“传帮带”、“育青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创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丰富活动内容。2011年,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了以“一讲二唱三访四写”为主要内容的“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6大系列活动。2012年,开展了“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明形势、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多部门先后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传承陇人品格、争当四好少年——道德模范进校园”等7项大的活动。2013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征文演讲比赛、“争当环保志愿者、争做环保小卫士”、“双千工程”等8项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情感。
坚持分类指导。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积极发挥作用,深入一线,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分类指导,确保“创学”活动健康开展。一是坚持抓班子、建队伍。省关工委对18个副主任和委员单位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整充实。建立了关工委干部培训制度,省、市、县三级联动,全省培(轮)训1.7万人次。市州一级普遍建立了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关工委主任,老领导任常务副主任,老干局、宣传、教育、财政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任委员的关工委领导班子。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等部分县(区)委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全省县以下90%以上的基层关工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到位。逐步建起了一支内有凝聚力、外有影响力,由在职党政领导、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三结合”领导班子队伍。二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区),把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作为重点,在确保完成75%达标任务的前提下,创特色、出品牌、上台阶;对于一些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起步晚一些的地方,如陇南市武都区、临夏州永靖县、和政县等县区,把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网络作为工作重点,一边建立基层组织,一边开展“创学”活动,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对工作相对滞后的,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寻找差距,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促进“创学”活动均衡发展。三是坚持抓研讨、促实践。各级关工委注重基层工作理论研究,积极总结探索基层关工委建设和“创学”活动的规律。2011年,分别印发了《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经验交流材料汇编》、《甘肃省“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材料汇编》;2012年,在全省开展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报告评选活动,征集调研报告156篇,对其中的60篇优秀调研报告进行了表彰,为推进“创学”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注重典型引领。总结和推广基层“创学”活动中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经验做法,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创学”氛围。先后推广了兰州市关工委“沉下去抓点、跳起来带面”的做法;天水市坚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白银市开展“双学双争”活动,庆阳市利用红色资源教育青少年的经验;临夏州吸收少数民族老同志,加强“五老”骨干队伍建设的探索;敦煌市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嘉峪关市、酒泉市关工委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兰州铁路局关工委建立“两代人活动站”、开展“三百活动”的做法等。省市两级关工委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创学”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明确方向,积蓄后劲。坚持把宣传工作融入主流媒体,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形成长效机制。创办了《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和工作网站,建立了通讯员队伍,建立以杂志、简报、专报、网站为主体的一刊、两报、一网站“121”立体宣传平台。在杂志和网站开辟了“创学”活动专栏,通过大力弘扬“创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创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扩大了关工委的影响力。2012年,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听取我省关工委宣传工作汇报后,对我省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甘肃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宣传工作思路,有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有一个很好的宣传机制。《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在全国关工系统办得最好,网站内容丰富,点击率高,和浙江省关工委的网站都属于关工系统办得最好的网站”,并亲笔为《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题词。
严格检查验收。对照五好关工委创建标准,制定《考核验收实施细则》,各级关工委成立考核指导、验收小组。省关工委领导坚持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建要求,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创学”考评工作。县市区关工委既是“创学”活动的实施者,又是达标验收工作的组织者,在基层自查、自评的基础上,采取百分制打分的办法,统一组织检查考核。市州普遍成立了“创学”活动达标验收小组,集中人力和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坚持现场评估与平时工作相结合,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征求“五老”意见建议等办法,从组织领导、建立机制、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取得成效等各个方面,对达标单位进行客观、公正验收和审批,确保基层“创学”活动健康持续开展。
主要成效
“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蓬勃开展,基层关工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五老”队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较好地实现了党政领导满意、广大群众满意、青少年满意的目标。
工作环境不断优化。2012年省党代会首次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写入报告内容。近三年来,省上领导先后25次对省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参加关工委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帮助解决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在顾秀莲主任的亲自指导和过问下,成立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成立了省关工委信息中心,增加人员编制,提高经费预算,落实活动经费,改善交通条件。市县区关工委的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员、机构编制进一步理顺,活动经费进一步落实,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内外环境得到优化。
基层建设充满活力。三年来,各级关工委认真落实“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要求,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自觉把“创学”活动融入全党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当中提升素质、做出表率,自觉把“创学”活动融入省委开展的联村联户、扶贫攻坚、和谐构建等重点行动当中促进发展、强基固本,形成了领导有力度、工作有思路、解难有良策、活动有效果的良好局面,基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至目前,全省建立各级关工组织达到22496个,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00多个,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基层建设先进集体。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德刚同志批示,甘肃争先创优活动简报编发专题文章,介绍省关工委开展“创学”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五老”本色得以彰显。通过三年“创学”活动,全省“五老”队伍达到16万人,组建“五团十员”工作队伍9640多个,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五老”先进个人。武山县离休干部裴建新拿出5万元设立“建新奖学金”救助贫困孩子,会宁县离休干部裴大乾在会师塔下长期坚持为青少年讲传统,兰州大学退休老干部刘易在家庭开办少年儿童图书室,平凉市委原副书记张新民为青少年著书立说,还有好多老同志四处奔走呼吁关注困难青少年。他们不领报酬,无私奉献,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突出成绩,进一步彰显了新时期“五老”队伍的风采。
关爱帮扶成效显著。法制教育灵活多样,“五老”法制副校长、普法帮教员担当重任,活跃在基层一线,问题青少年转化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有效落实,不断增强了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网吧监督规范有序,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意见》,聘请1193名“五老”担任省级网吧义务监督员,市县区也相应聘请了网吧义务监督员,“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建立并形成了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条块结合与以块为主、日常巡查与技术监管、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2012年,召开了全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对20个先进单位和97名“五老”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关爱帮扶扎实有力,尽心竭力为青少年特别是弱势青少年群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四点半工程”、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持续发展,科技辅导站、技能培训班层出不穷。2011年,针对陇南5.12地震、舟区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在全省开展了“灾区孤残少年儿童特别关爱行动”,共筹资228万元,救助1446名孤残儿童;2013年开展了培训1000名农民工、救助1000名家庭困难留守儿童为内容的“双千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长效机制初步确立。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推进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各级关工委立足实际,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关工委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调查研究、活动开展、宣传动员、督促检查、评比表彰的保障机制;拓宽了整合现有资源、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活动途径、提升工作实效的共创机制;培育了看有典型、说有经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激励机制,为后续开展基层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