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百工程” 关爱弱势群体
兰州市关工委
近年来,兰州市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爱孤残儿童、特困学生、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上,从解决青少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坚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心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为党委政府分忧。通过开展“双百工程”,即每年关爱帮扶百名特困家庭青少年、技能培训百名农村贫困青年,全力打造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品牌,为青少年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成效显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党委高度重视支持,形成关爱帮扶工作整体合力
市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每年都以市委办公厅名义转发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对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部署。各区县党委、市直各部门结合实际,抓好对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并对本区县、本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各级党委的支持和关怀,给全市关工委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针对全市弱势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困难,市关工委启动了“双百工程”,每年拿出6万元,用于关爱救助贫困优秀青少年和贫困青年致富创收技能培训,基层关工组织、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关爱帮扶工作合力。
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奉献爱心
市关工委以“双百工程”为引领,促使各级关工委加大对弱势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力度。各级关工委以“双百工程”为契机,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慈善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截止2017年底,全市关工委系统从社会筹募资金1253.92万元,着力解决了青少年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受到社会的好评。城关区关工委联合慈善协会、教育局开展“小白杨校园慈善一日行”校园献爱心义卖活动,共筹得爱心专项募捐款30万元。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关工委建立了“一元钱”爱心党费扶贫助学机制,对贫困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每人每年分别补助2000元和500元,对17名孤残儿童进行长期抚养。永登县通远乡关工委在高考结束后,向全乡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筹集资金6.3万元帮助52名贫困学生步入大学深造学习,实现梦想;苦水镇积极筹建成立扶贫助学基金协会,2017年共收到爱心人士捐助10余万元,对贫困学生、品学兼优学生进行资助鼓励。皋兰县关工委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助下,成立了皋兰县关心下一代助学会,争取社会捐助60万元,对80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市关工委联合红古区关工委依托红古区青年农民培训基地,举办了新产品实验、示范培训班,培训贫困青年农民100名;联合皋兰县关工委与县就业局等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在皋兰县水阜镇砂岗村、涝池村、彬草村分别开展了青年农民技能培训,培训青年农民500名。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拓宽他们干事创业的渠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拓宽关爱帮扶渠道,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覆盖面
为了更进一步拓宽关爱帮扶渠道,市关工委联合361°甘青宁分公司在城关区静宁路小学开展了“绿脚印,全热爱”大型绿色环保公益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同时也赢得了 361°总公司童装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为市关工委捐助了8万双361°运动鞋,总价值1912万元,用于关爱救助贫困地区青少年。目前,已在七里河区、永登、皋兰、榆中县和白银市实施捐助,其中:七里河区花寨子小学151双,价值3.6089万元;永登县2013双,价值46.3万元;皋兰县892双,价值20.52万元;榆中县新营乡黄坪学校110双,价值2.6290万元;白银市关工委1万双,价值239万元。截至2017年底捐赠如期完成,共捐赠13166双,价值314.6674万元。市关工委计划再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对剩下运动鞋的捐赠,重点用于关爱帮扶我市及部分兄弟市州的贫困地区青少年,进一步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覆盖面。同时,针对当前青少年缺乏户外运动对他们身体发育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为了鼓励青少年在秋冬合适的天气情况下投身户外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市关工委又积极联合361°甘青宁分公司开展了361°“校园鞋”助力青少年成长活动,免费为兰州市优秀学校的青少年们提供一批高品质的校园运动鞋,帮助鼓励他们在秋冬季积极投身户外运动。目前已为城关区宁卧庄小学和七里河区火星街小学免费提供了256双校园运动鞋。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关爱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加强弱势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是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协作、社会参与的弱势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格局,建立关爱帮扶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加大“双百工程”资金投入。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关爱帮扶资金,使关爱帮扶工作逐步走上常态化、正规化的轨道。二是建立关爱帮扶考评制度。在年度考核中,市关工委会同相关部门年终进行考核评比,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让更多孤残、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救助。三是建立动态监管制度。各区县基层关工委建立了贫困学生、孤残儿童、贫困青年档案,建立了受资助学生档案和信息反馈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进行有效监管。四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制度。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并通过开办留守儿童之家,组建“爱心家庭”,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开展争当“代理妈妈”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五是建立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联席会议制度。市关工委同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单位组成联合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整合资源,建立社会化、常态化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的工作机制。
责任编辑 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