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峰镇关工委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1234”工作体系,推行“五老+”服务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五老主导、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成效。坚持三维联动织密“一张组织网格”
坚持三维联动织密“一张组织网格”。坚持“党建带关建”,构建“镇党委—关工委—村级网格”三级责任链,镇党委书记担任镇关工委主任,镇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妇联主席、团委书记担任执行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54名网格员包联村民小组,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向网格延伸。横向联合68名“五老”及妇联、团委、民政、残联等部门,形成“大关爱”网络,协同联动学校、家庭,整合关爱资源,引入心理咨询师、农技专家等42人,为青少年思想引领、身心发展、成长护航筑牢组织基础。2025年,按专长将“五老”人员编入思政教育、科普应急、志愿服务三支关爱队伍,动态管理留守儿童4户6人、困难儿童16户22人,帮办实事30件。坚持精准护航聚焦“两类重点群体”
坚持精准护航聚焦“两类重点群体”。精准聚焦困境儿童、返乡青年两类群体,依托“五老”与志愿者力量,“精准帮扶+实践育人”双轨并行,开展志愿活动3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1200余人次。募集“五老”、乡贤、企业家捐资20万元,定向资助困难大学生3名。深化“爱心妈妈”结对行动,通过定期家访、课辅及心理疏导,解决22名困难儿童实际问题。实施“技术赋能”计划,开设电商直播、设施种植、特色产业发展等培训班6期,培训返乡青年118人,培育创业带头人8名;同步打造“西苑新村”农耕研学基地等平台,带动青年返乡就业,形成“培训-实践-增收”链条。
坚持筑牢根基深化“三项教育工程”。整合文化传承、村规民约资源,构建“红色铸魂—法治固本—孝德润心”教育闭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组织清明祭英烈、爱国观影27场,覆盖800人次。法治教育方面,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9场,发放普法资料1200份,同步将法治要求融入村规民约,明确尊老爱亲等条款,营造“尊老即守法”氛围。创新开展孝老爱亲教育,依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组织青少年参与“银杏家园”助老服务16场次,推动关爱工作向常态化转型。
坚持联动赋能拓展“四维品牌活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科技馆、应急安全实训中心等阵地资源,建立了高标准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五老”工作室,形成了“科普激趣—安全筑基—书香润心—心理护航”协同体系。拓展“科普启智”行动,与敦煌路小学等6所中小学共建“第二课堂”,开发了“科普观察”“数字影像”“前沿科技”等创新实践课程。拓展“安全守护”行动,在应急实训基地开展VR火灾逃生、地震避险、应急救护等实景演练12场,覆盖1500余人。拓展“书香润心”行动,在娴雅智慧学堂和农家书屋设“亲子共读角”,依托有声图书馆组织“扫码阅读”,先后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8期。拓展“心灵关爱”行动,依托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