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庆阳 >> 正文
运用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庆阳市关工委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11/10/09    阅读次数:233

红色资源承载着我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和我党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一直倡导运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全市总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5万,辖七县一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增强了青少年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教育效果。

一、 挖掘红色资源是“深刻了解过去”的基本前提

庆阳是党在甘肃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以庆阳为核心区的陕甘边根据地是西北红军的摇篮,是西北第一个边区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陕甘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庆阳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庆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功勋,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成为庆阳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宁县支部在庆阳成立;1930年,刘志丹领导的太白起义打响了我党在甘肃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1年,南梁游击队的建立,拉开了陇东革命游击战争的序幕;1932年,西北反帝同盟军的组建以及此后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为红二十六军的建军基础,这标志着西北地区第一支正规工农革命武装的诞生;1933年,包家寨会议率先纠正了的错误,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被学界誉为西北革命史上的遵义会议1934年,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1936年,红军西征不仅扩大了陕甘根据地,也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条件;193611月的山城堡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40年,在陇东最早试行的三三制政权模式,为陕甘宁边区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1941年,大生产运动在这里风起云涌;1943年,在这里诞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在中国法制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庆阳人民参军支前、流血牺牲,谱写了光辉的英雄篇章。在庆阳老区的热土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也记录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西北成长起来的革命家的战斗历程;这块土地上涌现出的无数英雄模范人物,既是庆阳人民的骄傲,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庆阳人民用血与火铸就了庆阳老区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庆阳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不仅为庆阳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为庆阳大地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

庆阳独特的红色资源,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的重要阵地,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红色资源作为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形势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始终是培养、教育、鼓舞、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挖掘红色资源作为引领青少年深刻了解过去的基本前提,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托红色资源,塑造祖国未来。

二、创新教育方式是“全面把握现在”的有效途径

运用红色资源培养教育青少年,必须把创新教育方式作为全面把握现在的有效途径,紧密联系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搭建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平台,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一是运用红色资源形象直观的特点,深入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红色资源生动地记录、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形象地诠释了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广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形象直观的教育作用,将红色种子播撒在下一代的心田。为此,从2006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全市两千以上青少年到列宁小学、抗大七分校、军民大生产基地、南梁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就地就近组织青少年到革命烈士墓前开展清明祭扫。全市高中学校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都组织学生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五年来,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旅游”20多万人次。广大青少年通过实地参观,增加了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对我党优良革命传统的了解更加直接具体、更加丰富生动、更加深刻到位。

二是运用红色资源以史明理的特点,深入开展红色报告活动。红色资源是我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见证,它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我党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坚强的奋斗意志具有特殊的作用。全市各级关工委建立了40个报告团,有报告员220人。报告团广泛搜集红色资源资料,结合现实,确定专题,编撰宣讲材料,经常性地深入城乡基层和中小学校进行宣讲。几年来,市关工委报告团先后编写了《牢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铭记光荣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创造美好人生》《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喜迎奥运盛会、弘扬爱国情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珍惜幸福生活发奋学习》《辉煌壮丽的历史画卷——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牢记革命传统,学成立志报国——市关工委纪念建党成立90周年》等10多篇宣讲报告材料,每年举行一二次全市性的示范报告会。华池县关工委与有关部门配合,把《中共华池县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编成8篇讲义,印发中、小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教材。宁县关工委编写了《王孝锡的故事》,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生学习。青少年涉世不深,对党的革命传统知之不多,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如果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说教,往往难以理解消化。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形象生动的教育,用先辈们成功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真理性,就容易接受和理解,就能有效地增强理论灌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2008年开始,组织五老报告团深入全市56所学校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130场次,受教育师生4.2万人次。

三是运用红色资源影响深邃的特点,深入开展红色主题活动。红色资源展示了生动具体的革命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对青少年感染力强,影响力深。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还能影响他们一辈子,塑造他们的未来。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把红色教育与庆祝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结合起来,与纪念刘志丹、王孝锡等英雄人物诞辰纪念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文明共建”“抗震救灾”“迎接奥运盛会等活动结合起来,与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等结合起来,精心安排集会庆祝、座谈交流、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唱比赛、文艺晚会、成人宣誓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我党的革命历史,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青少年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今年,市关工委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党在我心中系列教育活动,举办了大型启动仪式暨文艺汇演,开展了唱红色歌曲、看红色影视、读红色书刊等,活动有声有色,达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预期目的。626日至28日,全国第二届红色运动会在我市召开,市关工委组织全市10个中小学校的近千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我爱红运,我爱庆阳大型体育知识竞猜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体育兴趣和爱国热情。

四是运用红色资源昭示未来的特点,深入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深刻了解历史,才能为现实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把握和指导现实。陇东学院、庆阳师范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走进红色历史,组织学生聆听校史报告、参观校史陈列、缅怀领袖题词、回顾革命前辈在校学习和来校视察情况,引导青少年从红色资源中吸取政治营养,激励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立志奋发学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特别注重培育红色精神,组织学生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培养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公诚勤俭、严守纪律、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树立起远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下乡下厂参加劳动、走进社区敬老帮困和建设校园文化等实践活动,形成了传承传统,立志做新时代主人翁的浓厚氛围。

三、 培养“四有新人”是“正确创造未来”的事业之本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能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能不能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因此,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是全面开创未来的事业之本。

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使之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主线,引导未成年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具体行动,努力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我们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告诉青少年,使他们了解历史,珍惜今天,面向未来。特别是充分发挥我市爱国主义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高标准抓好以华池南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载体,铸就青少年理想信念之魂,激发爱国情感,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二是加强文明习惯教育。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教育,不断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对未成年人开展经常性、基础性的文明知识教育。抓小抓细,以严格的制度、真挚的情感、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和陶冶学生的良好行为情操,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公共道德意识。通过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等贴近生活的经常化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学法、知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养成高尚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广大青少年在红色资源的感召下,树立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加强自身锻炼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团结友善、尊老爱幼。

三是加强诚信励志教育。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当前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我们把诚信教育作为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未成年人教育的全过程。精心安排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诚信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真正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的宣传,使未成年人深刻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促进诚信素养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把励志教育贯穿始终。陇东学院争取各方支持,成立庆阳励志论坛。论坛以青少年读书、励志、成才、报国为主题,建立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励志成功人士的评选推介平台,打造一年一度的常态化的青少年励志教育活动品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广大青少年也从革命领袖和英模少年励志的事迹中受到启发,普遍保持了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了勤奋学习、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从而在全市青少年中涌现了一大批舍己救人、孝老爱亲、勤俭自强、苦学成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优秀青少年,其中有背父亲上学的感动甘肃人物李勇,闻名全国的舍己救人英雄——镇原青年杜养富、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参军的正宁籍学生高明等。这一大批优秀青年,都是在红色资源的耳濡目染中生活,在革命英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英雄模范事迹,充分印证了运用红色资源进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巨大力量。

运用红色资源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用显著,前景也非常广阔。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总结前段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找出薄弱环节,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把这一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更好地发挥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通过反复研究讨论,我们认为:一是要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宝库,使红色资源起来。除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外,还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创业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党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史料进行搜集,加强论证,列入红色资源宝库,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建设,使红色资源与时俱进,内涵日益丰富。二是要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使红色资源起来。把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得更紧密,同学校的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得更有效,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场景再现、生动的讲解演示和亲身体验等方式,使红色教育资源蕴含的宝贵精神真正在青少年中入心入脑,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使红色资源起来。完善红色资源的配套开发工程,把红色资源与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统筹利用,使之与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演艺业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让广大青少年成为活动的主角,使青少年自觉愉悦参与活动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更好的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18

责任编辑 李小润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