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调查研究 >> 正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深化家庭教育培养合格新人
来源:嘉峪关市关工委    作者: 嘉峪关市…    发布时间: 2020/09/01    阅读次数:9886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深化家庭教育培养合格新人

嘉峪关市关工委  丁艳茹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让家庭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让家长成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让家长上好人生第一课,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

  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嘉峪关市关工委开展了家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研究探讨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以便更好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不同的家长素质、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育态度,对于孩子的最初人格、心智和素质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经济条件、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的家长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肩负着根本的责任,不能科学的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日益强烈,但是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欠妥,从而导致“严而不爱”或者是“爱而不教”的教育极端。此外,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目前各种思想潮流的出现,大环境下的就业问题等因素影响,使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拜金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想法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有一些错误的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1.家长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家长很少读书看报,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课后作业,而且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忙于生计,导致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从思想上就形成了“我的父母都不在乎我的学习,我又何必太在意”的想法,这就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导向。

  2.家长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一是很多家长为青少年子女常盯手机而哀叹,但家长本身也有玩手机成瘾的问题。二是家长有不良嗜好,例如打麻将、玩游戏、抽烟喝酒等。三是家长本身有言行不一、不守诺言等行为。专家指出“小孩不会总是按照家长说的去做,但他们会按照家长做的去做,家长是小孩通往世界的道路上要穿过的大门”。家长的不良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家长重智育轻德育。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孩子参加舞蹈、音乐、绘画、街舞、跆拳道等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鱼跃龙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忽略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4.家长教育方法单一。不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没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事半功倍;而失败的家庭教育,却会使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走上歧途。

  5.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和老师之间很少沟通甚至从不沟通,从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表现,也不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旦孩子出了某种问题,就将全部责任推给老师,一味感叹“没碰到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6.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不统一。现在家庭中,有很多孩子是由长辈管理的,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出现意见不一致的现象,祖父母的宠爱和父母的管教会出现对立的局面,这对孩子个性发展形成了障碍。还有的家庭是母亲和父亲的教育观念不统一。专家指出“家长的分歧会导致孩子不知道听谁的,到最后就会发展成谁的都不听,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7.家长的人才观片面。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有的家长则认为只要能挣钱就是有出息;有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轻视体力劳动者。这些片面的人才观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必然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深化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是教肓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全面发展。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

  二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实现教肓角色和教肓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由单向灌辅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教育方式,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爱好、智商都有所不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按照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三是教肓和引导家长重视言传身教。“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家长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父母的行为习惯、性格脾气、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无论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消极的,都会传递给孩子。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自己的思想、行为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言行,影响、教育子女,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是教肓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加强家校联系和互动,寓教于实践活动,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结合,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劳动等。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之间的互相关心、友爱和睦、文明礼貌等,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同时,注意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时间多带孩子外出、旅游等,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密切亲子关系。要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家庭家风教育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关工委参与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积极参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五老”会讲的优势,深入社区为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是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关工委、团委、妇联等组织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立足于提高家长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切实做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对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要采取专家授课、座谈讨论、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个案分析、心理咨询、联谊会等多种方式把家长学校办出特点,办出成效,加快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进程,为培养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社区教育工作内涵,创建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的工作品牌。要充分调动社区内“五老”积极性,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安心、热心从事社区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党和国家重要历史节点,抓住有力契机,开展青少年乐于参与的特色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  沙泉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