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党史国史 > 健康 >> 正文
古代名人养生经验三篇
来源:大众养生网    作者: 大众养生…    发布时间: 2012/08/07    阅读次数:641






古代名人养生经验三篇

摘编自大众养生网

老子、孔子、孟子:养生根本以养德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李时珍:防重于养,未老养生

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中药学家,耗其毕生精力踏遍中国,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在中医方面的成就,李时珍也是毫不逊色。李时珍养生提倡防重于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李时珍的养生学说博大精深,药膳养生是其精华所在。药膳,简而言之就是把食物与药物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在一起,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色香味俱全的特殊菜肴。通常以蔬菜、肉类、蛋类、乳类及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的药物。这是中医药食同源” “医养同理的理论产物。

李时珍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李时珍主张用不同性质食物纠正或调理人的体征或病态,通过调节生理平衡,防止生病,对已经出现的寒、热、虚、实等情况,及时采用食疗加以调治。

李时珍还主张食药配合,互为辅佐,一是先攻后养,以药攻下邪气,随后以食物修补正气,常用米汤、米粥补胃养气;二是消减药物的毒性,如治疗头痛、头风,取附子与绿豆一起煮,绿豆煮熟后放弃附子不用,只服绿豆。

李时珍非常注意食药方面的禁忌。食物之间的禁忌,如吃瓜类禁止吃油腻大荤,以防滑肠腹泻,消化不良;二是药物之间的禁忌,如服中药煎剂时,禁止吃猪肉、猪油、狗肉羊肉等动物脂肪和葱、蒜等腥躁之物。

李时珍主张用不同性质食物纠正或调理人的体征或病态,通过调节生理平衡,防止生病,对已经出现的寒、热、虚、实等情况,及时采用食疗加以调治。

李时珍质朴的中医养生观恰恰与现在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流行观点不谋而合。 

乾隆:清晨三要事

乾隆在位60年,活到89岁,这都要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尤其是清晨的保健三件事。其实这三件事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赶紧来看看吧!

第一件事: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左侧卧,再右侧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

然后起床,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

随后放松全身肌肉,调理气息。最后走到户外,大口呼气,将身体内浊气呼出,吸入新鲜空气。

第二件事: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

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

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

最后,半闭目低头向北远眺。运动迷糊中的双眼,保证眼睛的清爽。

第三件事: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将前一天体内的毒素排出,保持一天的通畅。

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

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和尽快排出。

 

责任编辑 乡村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