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武威 >> 正文
古浪县:聚焦红色基因传承 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
来源: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5/10/15    阅读次数:193

 

近年来,古浪县坚持“急党政之所急、想青少年之所需、尽关工委之所能”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筑牢关爱事业基础

党政主导强保障。 建立县级主抓、乡镇(街道)主推、村(社区)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议事日程,每年落实县级财政工作经费4.9万元,构建党委统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整合17个部门资源打造青少年成长共同体。

阵地建设创特色。 充分利用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古浪镇峡峰村“红色记忆”展厅等本地红色资源,构建“红色铸魂+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在2所学校建成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构建“模拟法庭+法治副校长”双轮驱动的法治教育模式。

队伍建设激活力。 坚持“党建带关建”,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立关工委组织,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全县共建立关工组织267个,实现组织和关工工作全覆盖。挖掘270名“银发”人才,建立动态“五老”人才库。举办“五老”骨干及关工工作者培训班,打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五老”关爱队伍。

实施“四大赋能”工程,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传承红色基因工程。 开展“六个一”红色主题活动,年均教育青少年2.3万人次。在“红色古浪”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播《党史知识周周测》《红领巾讲红色故事》等144期。开办红军讲堂,邀请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开展“一日一讲”活动700余场,覆盖青少年8.6万余人次。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0场,覆盖青少年1000余人次。

实施“励志·铸魂”工程。 找准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清明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党的故事我来讲”等主题宣讲活动126场,开展“与英雄同握一把枪”等红色社教活动29场。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郭万刚走进校园,分享“一棵树三代人”的坚守故事。组织1万余名青少年到八步沙参与治沙实践,让广大青少年在“一棵树、一把草”中感悟奋斗精神。

法治护航成长工程。 聘请88名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220余场。开展“守护暑期少年”“法为青春护航、守护少年的你”等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31场,发放《民法典进校园》知识读本3万余册,青少年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科技筑梦未来工程。 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各1个、乡村少年宫20个、中小学科技馆3个,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35个奖项。依托科普大篷车展品、3D科普展板等,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30余场。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4轮,参观体验人数达6万人次,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创新“五联驱动”机制,构建长效关爱网络

部门联动聚合力。 建立健全“关工委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教育部门主抓阵地建设,政法部门强化法治保障,群团组织深化志愿服务,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

家校联动促成长。 成立古浪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55场,线上发布家庭教育知识48期,线下以家长学校为载体,深入机关、乡镇、社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巡讲7场。

项目联帮见成效。 持续深化“五老”关爱工程,全县“五老”结对帮扶关爱青少年100名,争取“福彩助学”资金138.75万元、资助166人,争取省关工委“千人扶助”项目资金1.5万元,救助15名困难学生。举办“红领巾寒假爱心托管班”4期,服务留守儿童84人,青少年所需、所困得到有效解决。

城乡联治补短板。 坚持政校、村校、社校“三联动”,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县老年大学教师、有专长的乡村干部等206人,建立9支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校园足球”“周末书画班”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培养健康情趣,强健体魄、有益身心。

社会联助扩效应。 动员县红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县心泉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办爱心课堂100场,惠及15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开展“社区小当家”等特色活动39场,培育社区红领巾讲解员12名,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慰问活动24场。

下一步,古浪县关工委将持续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紧抓实法治宣传教育,用心用情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贡献。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