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关工委
近年来,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指示及中国关工委、全省关工委纪念表彰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以关爱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重,抓品牌、抓项目,有效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领导重视,形成了关工工作的整体合力
近年来,陇南市关工委得到了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2014年,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亲临我市视察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省关工委领导多次深入陇南调研指导,推动了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市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配备了人员,落实了经费。尤其是把关爱帮扶贫困、孤残青少年工作作为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开展的系列救助活动中,市委多次在《陇南日报》和市电视台发出《倡议书》,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捐款捐物,示范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关爱行动,统筹安排解决孤残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困难。
二、以创建“五好”关工委为载体,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始终把健全完善基层关工委组织网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按照“稳步建队伍、扎实夯基础、实现常态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着重抓好组织、班子、队伍、制度和自身等五项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水平。
一是抓好班子。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选好由退休老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和各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促使关工委成员结构更加合理。
二是建好组织。我们把工作的侧重点主要放在基层县(区)、乡(镇)、村和学校,全市创建了13个工作品牌,各县区均建立10个以上的“创学”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县乡两级关工委组织实现了全覆盖,行政村关工小组覆盖率达到76%,学校关工委覆盖率达到79%。目前,全市成立关工委10个,乡镇成立197个,行政村及社区成立2431个,学校成立1310个,市县直机关单位118个,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
三是壮大队伍。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有效服务的要求,我们积极动员更多的新近退休、有热情、有威望、身体好的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独特优势。目前,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7560人,骨干“五老”3135人,聘任为“十大员”的530人,省上颁发网吧义务监督员证书的211人。
四是健全制度。我们按照关工委工作性质,制定、修改、完善了关工委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和“春苗营养厨房”学校食品安全三个保障机制,制定了《朝阳卫生室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和《陇南市武都区学校朝阳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等,使我市关工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是提升素质。我们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作为长期目标,定期组织“五老”和工作人员学习全国、全省关工委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定期对9县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创学”活动、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督查调研,探讨关工委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每年在召开的全市关工工作会上,以会代训培训工作人员。今年举办“五老”电脑、智能手机培训班,提高老同志知网、懂网、学网、用网的技能。
三、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帮扶活动
近年来,陇南市关工委坚持把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爱孤残儿童、特困学生、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上,关注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争取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受益学校133所;募集资金400多万元,救助孤残贫困学生7500多人;争取资金280万元,援建小学一所,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经验做法选树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
一是抓项目建设,为青少年办事实、做好事。在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我市9个县区90所学校实施了“春苗营养厨房”项目,配备的厨房设备价值545万元,受益师生4.9万人,实现了9县区项目全覆盖;全国第一所“朝阳卫生室”在武都区两水小学落成,武都区43所学校配备了“朝阳卫生室”设备,配备医疗设备215万元,受益师生3.4万人;向池坝小学捐助20万元修建了塑胶操场;为武都区捐赠20万颗鸡蛋;选派一名优秀学生免费赴日本参加了中日文化交流;今年5月份,省关工委实施的“书香行动”中为康县10所学校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图书;7月份,成县陈院初中被省关工委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阳光快乐农场”试点项目,目前正在规划实施中。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广大学生的用餐和学习生活环境。
二是开展了灾区孤残少年儿童特别关爱行动。2011年,在省关工委的大力倡导下,省内十个市州关工委与陇南市九县区开展结对帮扶“5.12”地震灾区孤残少年儿童,捐助资金200多万元,全市自行募集捐款86.12万元,救助了1500多名孤残儿童。省、市关工委牵线搭桥,深圳同维电子有限公司捐资105万元,援建了礼县石桥镇古泉小学,连续六年每年捐资1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赠送图书和教学器材,选拔优秀学生参加2016年夏令营活动。同时,启动“幼苗之歌”行动,每年选派5名支教老师轮流支教20天。今年,市关工委协调市、县发改委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修建古泉小学教师周转房。
三是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各级关工委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及失足青少年等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帮扶救助活动。成县关工委募捐15万多元,救助患重大疾病和家庭遭遇意外的9名青少年,帮扶163名贫困、残疾儿童;联合残联、县民政局相继开展了“弘扬自强精神播撒关爱阳光”残疾学生救助活动,为103名残疾学生发放救助金6.7万元,为49名贫困中小学生发放救助金9.8万元;筹资为2015年新录取的19名贫困大学生发放救助金6.5万元。西和县关工委筹集助学善款30多万元,帮助300多个贫困家庭学子步入大学校门,2014年,为考入清华大学的寒门学子募捐10万元。两当县募集捐款6万多元。文县关工委先后在尚德镇、中庙乡、临江乡、口头坝乡成立了青少年帮扶基金会,帮扶工作进入常态化。
四是发挥“五老”优势,开展关爱帮扶助困活动。在全市开展的系列救助活动中,各级“五老”人员带头捐款捐物,为基层学校捐赠书籍,开办“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一对一”形式,常年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今年,我市开展了“万人百元”关心下一代献爱心活动,广大老干部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宕昌县一名“五老”人员捐款1000元,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目前全市已募集善款近30万元。
五是创新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活动。以庆“六一”为契机,积极开展弱势青少年捐赠救助活动,救助贫困学生7000多人。结合“双联”行动,在全市农村组建了“爱心家庭”,对孤残儿童、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关爱活动。市关工委联合市妇联开展了0—3岁儿童“营养包”、发放奶粉活动,对“双联”村17名贫困学生和孤残儿童每人捐助1000元,并对“双联”村入学儿童进行健康检查,特困户张峰之子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市关工委在联系相关部门免费手术的同时,捐款2000元予以资助。西和县关工委连续三年对“双联”村15名孤残儿童,每年每人救助500元。文县关工委今年对“双联”村孤残儿童发放了1.5万元学习生活用品。徽县关工委今年筹资1.6万元,资助“双联”村78名学龄儿童。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工委工作的第一要务,渗透到日常工作中。
一是充分发挥“五老”报告团作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各类宣讲活动。结合建党95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组织“五老”报告团深入到社区、农村、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两史两情”教育,宣讲红军长征史、抗日战争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积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及各县区当地红色资源确定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聘请“五老”为教育基地宣讲员,定期开展参观、宣讲和清明扫墓等活动。近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366场次,参加活动的“五老”人员3510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02480人次。
二是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六一”、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相继开展了“心向党、学党史、跟党走”为主题的宣讲、歌咏、读书系列活动,“心向党、讲品德、明形势、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双百”评选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党是阳光我是花”“做最美陇南小公民”“进校园、讲故事”等为主题的歌咏、征文、演讲系列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两史两情”教育和红歌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青少年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感恩社会的意识。
三是开展了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连续五年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以“爱父母、敬师长”为主题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每年评选100名美德少年,并在“六一”儿童节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其中,宕昌县藏族孝心女孩杨兰霞,2013年被评为陇南市“孝老爱亲”模范,2014年元月荣登中国好人榜,5月被评为全国百名“美德少年”,9月省委宣传部将杨兰霞的事迹拍成微电影《盛开的格桑花》。
五、以“五老” 网吧义务监督员为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一是开展“五老” 网吧义务监督工作。我们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作用,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坚持网吧监督与经常性的教育和关爱活动相结合,逐步建立了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几年来,全市“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共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110余起,劝返未成年人260人次。
二是开展普法帮教活动。紧紧抓住法律保护和服务帮教这两个重要环节,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努力创建“零犯罪社区”“零犯罪学校”,促进“法治陇南”建设。动员更多的“五老”担任法律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纠纷调解员,并组成“五老”关爱团,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各级关工组织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条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法律和法规知识,并邀请交警向师生讲解交通安全及遇险后的自我救护常识,加强了上学交通安全。今年以来,全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0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受教育达12000人次。
六、以“互联网+”为平台,切实加强宣传工作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对关工工作的宣传力度。以省关工委“121”宣传平台为主导,充分运用党报党刊等平面媒体以及陇南市关工委网站、政务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等网络媒体对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到。同时,利用“甘肃离退休干部之家网络互动平台”,组织引导“五老”在网上开展互动交流。
一是“互联网+”政策文件。通过网络媒体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及中国关工委、全省关工委纪念表彰大会精神,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互联网+”光荣榜。通过网络媒体对我市荣获全国、全省关工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五老”进行了广泛宣传报导,对全市评选出的“关心公益事业的好老人”“阳光健康的好寿星”“关心下一代的好爷爷好奶奶”先进事迹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掀起“人人争当先进、个个增添正能量”的生动局面。
三是“互联网+”工作动态。我们利用新媒体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引领全市工作稳健推进。我们在网络媒体上对“万人百元”关心下一代献爱心活动发出倡议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对捐款情况及时宣传更是掀起了全市募捐高潮。今年以来,陇南市关工委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累计发送各类工作动态、政策文件等428篇,访问量达98650人次。
责任编辑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