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调查研究 >> 正文
助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的 实践与探索
来源:平凉市庄浪县关工委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4/12/11    阅读次数:10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度重视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代代相传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随着协同育人不断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整个社会对家校社协同共育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协同育人的方式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教育局学生、教师、家长、党政工作人员中对庄浪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以下简称学家社协同育人)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庄浪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精心部署、高位推进,全方位构建育人格局,强化共建共育体系,有力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制定了《庄浪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形成了由关工委牵头抓总,各单位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县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推进点位、活动、文明校园三类建设,实施治脏治乱、路队管理、不文明行为三项整治,完善组织领导、常规督导、专项督三个机制。不断建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心理健康辅导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五个阵地,初步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工作品牌。联合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业务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和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升了协同育人综合能力水平。县教育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对教育系统11所学校的点位创建及各级各类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二是创新活动实践,拓展教育形式。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知晓工程,指导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及文化墙,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电子显示屏宣传,营造宣传学习氛围,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4.7万名学生通过参观庄浪县梯田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韩店镇石桥村红色基地等,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着力培养爱国情怀,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理想。组织2.5万名学生参与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建成放学路队执勤岗215个、环境卫生监督岗450个组织“五老”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20余次;指导各级团组织、少先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环境整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场次。积极推动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举办了中小学校园艺术节、球类运动会、诗词大会等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清理环境卫生关爱孤寡老人“学雷锋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劳动实践基地、参与家务劳动、参加劳动技能大赛等形式,树立热爱劳动思想,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全县各中小学全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了全县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六届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第三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第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三是强化学校教育,彰显工作质效。突出德育实效,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开足开好思政课程,突出思政课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作用。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的引领与管控,打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落实体育课程和课时安排要求,结合“双减”,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和德育星级校创建,建成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5所、市级文明校园21所、市级德育星级校6所、县级文明校园39所。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122所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总量达标,课后服务实现有需求学校和需求学生全覆盖。开展预防校园贷、禁毒防艾、法制宣传、心理健康讲座146场次。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配备法治副校长141名,中小学校全部实现视频监控一键式报警、专职保安配备、“护学岗”和封闭式管理四个100%。

四是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家校体系全县各中小学均建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县教育局以专责工作组的名义给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下发了提醒函,在南城社区、朝阳社区、紫荆社区、幸福社区挂牌成立4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1.8万名家长提供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县卫健系统优势,挂牌成立县妇幼保健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县精神心理康复医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县梯田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2.3万人。依托县“双减”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的查处力度,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全县培训机构全部完成“学转非”。

五是发挥部门优势,营造良好氛围。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定期对22所项目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考核,助推乡村振兴。县梯田纪念馆联合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成立“青年之家”4所,为青年创业、交流、学习搭建平台。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学校周边、校外寄宿生、上下学交通等专项排查治理,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14处,收缴有害出版物300多本4家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下发整改通知单。聚焦特殊学生群体,为全县2983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困境儿童建立了数据库成立了全县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专家指导组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鉴定评估和教育安置。在庄浪发布、庄浪教育公众号、平凉教育网站等媒体发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闻报道145篇,印发简报10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设立讲文明、讲卫生、讲公德宣传牌800多面,努力营造浓厚创城氛围。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庄浪县坚持育人为本、政府统筹、协同共育、问题导向的原则逐渐形成了政府保障有力、学校协同有序、社会多元参与、家长乐意尽责的工作格局。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一步强烈,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但是与形成责任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不够清晰。部分学校认为家长不具备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协同育人的重要责任在于学校由于地域限制和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家庭教育的目标不明晰,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和老师认为家校协同育人的重中之重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少关涉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社会形成了重学校家庭教育,而轻社会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社会教育资源难以整合和有效利用。

二是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协同育人工作存在牵头部门不明确,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缺少专人专管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尚未形成学家社协同育人的专门政策规范和指导协同育人的开展。政府和妇联、教育局、关工委之间的领导关系定位不明确,难以协调各方资源,未能从规范、发展、管理、协调和保障等方面为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协同育人工作推进受到较大阻碍,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三是协同育人的条件保障不够到位。多数涉及协同育人的单位仅将这一概念定位在实践层面,对现有问题聚焦不够,经验梳理不够到位,相关单位对学家社协同育人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学家社协同育人缺少专业的培训,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在协同育人中困难重重,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缺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家社协同育人缺少专门的经费保障机制,没有明确的投入标准和经费来源。

四是协同育人的整体发展不够均衡。乡村和城区,对协同育人的重视度不同,乡村协同育人相较于城区起步晚,从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到活动开展,社会力量支持都相较于城区比较落后,乡村生源流失、乡村教师缺失、乡村教育观念低下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乡村协同育人的工作开展不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特殊儿童比例明显增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学家社协同育人,将会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三、对策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全县协同育人的实际问题,就推动全县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工作建议:

一是突出关键地位,凝聚整体合力,坚定不移的“抓”。学校教育明晰的育人任务,而相较于学习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私密性强的特征,教育目标不如学校教育明晰。下功夫解决“不愿抓”的问题,筹备召开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保障措施等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调度、再推进,把责任压力传下去,把思想认识提起来,督促各学校协同育人作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凝聚全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和力量,心无旁骛地抓、倾心尽力地抓、坚定不移地抓,推动学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下功夫解决“不敢抓”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外出开展学习考察,帮助其消除顾虑、开阔眼界、优化思路、提升本领,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促进自身工作提档升级、全面突破。采取示范引导、现身说法等方式,加大协同育人工作的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的力度,推动更多的教师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功夫解决“不会抓”的问题,在教育系统成立试点学校抽组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学校,督促各学校建立协同育人计划,从点到面进行指导,倡导教师带动家长,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二是突出着力重点,集中攻坚突破,全力以赴的“促”。牢固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建设学校协同有序、积极联动家庭社会的工作局面切实提升协同育人能力学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坚持立足发展实际,科学精准结对,将协同育人纳入工作计划,健全日常运行机制,建立由校长牵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队伍,定期组织教师专题培训,确保广大教师提升协同育人的新技能。为广大家长立德树人提供智力支撑。学校有效开展家校合作,学校认真开展家长会,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定期同家长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工作。创新家校合作形式,根据家长需求,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个别座谈、经验交流、互动体验、咨询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参观体验、调查研究、研学旅行、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将家长和社会各方中具备条件的人员引入学校开展讲座或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等特殊需要。

是突出健全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与时俱进的“创”。紧跟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创新协同育人方式完善领导包抓机制,探索推行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学校的工作机制,帮助制定协同育人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不定期开展实地考察,将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完善上下联动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制度建设和条件资源保障。定期举办协同育人工作成果交流活动,安排工作好的学校交流先进经验,组织工作差的学校进行表态发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宣传部门、关工委、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文旅部门、财政部门、卫建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领导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定期沟通,共同推进协同育人工作。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