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了解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围绕调研内容,组织开展了全市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基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贴中心大局,依托特色优势,主动担当作为,以“五好”创建活动为强大动力,坚持不懈抓基层,扎扎实实打基础,创新完善我市“十有”(办公有场所、工作有人员、机构有牌子、人员有名册、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计划、年度有总结、会议有记录、活动有方案、资料有档案)标准,积极推动基层关工委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全市建成34所中小学校、17个行政村、31个社区、14个企业共96个基层关工委组织,基层标准化关工委率达到100%。绿化社区麒麟公益课堂、嘉峪关城市博物馆被中国关工委命名为“全国优秀儿童之家”“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6个基层关工委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作为政治责任,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关工委领导班子,研究解决关工委工作问题。市关工委不断充实壮大“五老”队伍,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开创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各级关工委工作局面为之一新。
(一)理论武装更加坚实。我们坚持把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发〔2009〕88号和甘办字〔2015〕107号文件作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策依据和工作遵循,认真学习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开拓工作视野,提升工作能力。市关工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三结合”的原则,逐步健全基层关工委工作机制,逐年选树标准化关工委建设,推动基层关工委全面发展。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在全市农村、社区和中小学建立基层关工委,基本实现工作全覆盖。各基层关工委采取理论中心组、政治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凝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共识。
(二)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市委常委会每年研究关工委工作,主要领导对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分管领导根据嘉峪关的实际,指导落实“四纳入、四同步、四到位”。市关工委坚持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关工委领导作用和日常管理,加强对标准化建设的统筹、指导、协调,定期对社区、农村、学校关工委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查,为基层关工委标准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同时,各基层关工委将关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在明确人员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关工委工作高位部署、高效推进、长效常态。
(三)队伍建设更加有力。注重“五老”队伍建设,采取入户走访、活动邀请等形式,摸清辖区“五老”数量、身体状况和特长,建立“五老”队伍资源库,规范完善成员信息,聘请辖区老党员、老教师担任常务副主任和委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关工委专(兼)职干部、“五老”人员及社区志愿者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先进理论成果、重大方针政策,建成了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奉献意识好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四)阵地建设更加完善。以“教育阵地+宣传阵地”为建设主体,以“标准化+特色化”为建设抓手,积极推动阵地建设,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落细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已建成全国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个,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1个,市级教育基地7个,提升青少年课外教育实践质效。根据不同类型关工委工作实际,对固定场所进行特色化打造,建成未成年教育基地,“四史”长廊、“第二课堂”等平台载体,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拓宽青少年知识储备,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市教育局关工委在全市中小学校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馆校合作基地等品牌,为丰富学生校外活动,弘扬劳动精神,获取科学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塔湾村乡村记忆馆、绿化社区“麒麟”公益课堂等基地阵地,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向党旗敬个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激励青少年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五)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各基层关工委紧跟时代变化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及媒介资源,围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接地气”的文体活动。市明珠学校实施“领读未来”阅读行动,组建了44个班级阅读圈子,通过包括“五老”人员在内的140余名领读志愿者的带领和指导,激励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400多首经典诗词的积累,其典型经验被《甘肃日报》等省内外主流媒体持续报道,获得广泛好评。祁连社区关工委突出法治宣传教育,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家长学校等平台,建立“普法驿站”微项目,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家庭。
(六)关爱帮扶更加有效。持续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市关工委年累计帮扶基层关工委家庭困难高中生、困境儿童80余人,提升关爱帮扶工作质效。持续深化“护苗”专项行动,积极发动“五老”参与关爱活动,采取“爱心爷爷”“代理家长”等方式对辖区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针对性开展的关爱、帮扶、维权等服务活动160余次。钢城街道关工委全覆盖打造心理咨询室14间,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14支,开展知识讲座、现场咨询、心理健康疏导等40余次,引导青少年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郊区关工委充分利用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非遗传承工坊等社会资源,组织开展青少年技能培训,增加农村青年收入。
(七)联动效应更加凸显。市关工委深入推动“党建带关建”制度机制建设,主动把“党建带关建”的“文章”做深,及时将关工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大格局,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计划,推动“党建”“关建”协调推进、同步落实,为强化关工委体制机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等26家成员单位从自身职能出发,主动关心支持关工委工作,定期召开关工委成员单位会议,做到了工作联动、阵地联建、资源联用,齐心协力为基层关工委创造良好环境。先后联合举办“听党话丹青颂党恩·跟党走启航新征程”全市中小学生美育成果展、嘉峪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护苗·绿书签”书画大赛、全市中小学合唱、器乐展演、第六届中华少年说·夏令营(嘉峪关站)等活动,切实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重点难点问题
在推进“五好”、“十有”标准化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合情合理地处理,才能促进基层关工委焕发更强活力。
(一)基层工作水平不均衡。部分单位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对新时代关工工作的研究和思考,谋划和部署关工工作站位不够高,导致创新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不彰,工作落实效果一般。
(二)“五老”骨干力量薄弱。目前,基层“五老”队伍呈现出老“五老”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继续做关工工作人数逐渐减少,新近退休“五老”主动自愿进入关工系统人数严重不足。同时,各级关工委为“五老”发挥余热搭建的平台较少,活动载体有限。
(三)舆论宣传意识不强。一是基层关工工作人员均非专职关工工作者,很难将主要精力放在宣传关工工作上来。二是缺乏系统专业培训,宣传关工工作的思想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
四、推动新时代基层关工委全面发展的思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国关工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推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持党建带关建,为关工工作注入新活力。一要健全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社会治理重点任务,和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表彰,形成党建关建互融互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关工委班子,积极构建党委分管领导任主任、“五老”成员任副主任或委员的组织体系,持续推进“五好”和“十有”标准化关工委创建活动,实现工作范畴全覆盖,工作标准大提升。积极动员组织能力强、富有责任之心的“五老”参与到关工工作中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确保有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三要强化教育管理。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和党员教育活动穿插结合,推动党的教育与青少年教育“接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深化队伍建设管理,提高“五老”队伍战斗力。一要推动队伍“扩容”。运用网格化管理优势,摸清辖区内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积极挖掘思想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综合素质好的“五老”人员凝聚在关工委组织当中,切实把“五老”的力量凝聚好、把“五老”的作用发挥好、把“五老”的热情保护好,积极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全方位、多渠道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不竭动力。二要实现队伍“增能”。通过举办学习会、座谈会、观摩交流等各类关工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五老”队伍培训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优、办法多的新时代“五老”队伍。三要助推人员流动。打破地域、行业壁垒,加强各个辖区“五老”人员多向流动,平衡“五老”比例,为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人员保障。
(三)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关工工作协同发展。要把学习贯彻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关工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一要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以青少年需求为宗旨,发挥“五老”骨干队伍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特长,做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困难儿童帮扶等工作,多元化、多层次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要深化关工委联席机制,加强与关工委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实现工作联动、阵地联建、资源联用,扩大关工委工作影响力。三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关心下一代网络阵地,组织“五老”在网上解疑释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四)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提升关工工作影响力。一要结合工作特点,深挖典型事迹,多措并举扩大影响,形成特色品牌。二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等单位沟通,用好“互联网+”,多渠道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宣传关工委工作,全方位呈现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三要为基层订阅《中国火炬》《甘肃关心下一代》杂志,供其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更好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并鼓励基层关工委积极投稿,宣传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亮点特色,助推基层关工委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