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教育局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服务青少年正确方向,充分彰显“忠诚教育、关爱后代、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五老”精神,强化“三个加强”,在传承红色基因、关心关爱、法治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党建引领,组织建设更夯实
市教育局坚持以党建带关建,把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纳入全年党建工作要点、纳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与教育党建和学校思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一体推进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按照“哪里有党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就在哪里建立关工委组织”的原则,根据全市公民办学校党组织架构布局,将企业吸纳进教育系统五老队伍中,在全市学校建成关工委组织23个,覆盖率达100%;建成“五老”队伍23支含115余名“五老”人员,推动关工委组织和工作开展在全系统纵到底、横道边、全覆盖。发挥“五老”队伍优势,建立166名“五老”志愿者人才库,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宣讲180余场次,覆盖学生及家长超2万余人次。先后修订了市教育局关工委工作制度、关工委联系学校制度、经费预算制度等5项制度,确保关工委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加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更鲜活
市教育局关工委将“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关工工作的切入点,找准“五老”和青少年儿童的契合点,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脚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年组织各学校关工委主要领导带头上思政课70人次,开展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优秀成果宣传活动10余次,切实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组织“五老”赴学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史教育、红色教育、法治教育等宣讲活动30多场次,参与活动师生达2万余人,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35名“五老”长期坚持指导学校开展敦煌乐舞、敦煌写经、书法绘画、国学经典、剪纸雕刻等内涵提升建设,南街小学“七彩假日,阳光少年”实践活动形成品牌、西关小学“三个层次敦煌文化进校园课程体系”初见成效,敦煌中学家长学校活动亮点纷呈。深入推动敦煌文化进校园,打造“敦煌学子冬游莫高”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敦煌文化主题研学52批次1.4万人次,让学生从小感受敦煌文化魅力。
三、加强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更健康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全市配备法治副校长35名,组建法治班主任团队98个,实现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全覆盖;实施《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评价制度》,规范队伍管理,促进高效履职;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校长参与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开展法治讲座35场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加强阵地建设,三级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100%全覆盖,以“落地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品牌为抓手,开展公益讲座15场次,惠及家庭2万多个;注重情感关怀,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心理问题300余人次,对140名留守学生等特殊群体,扎实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助学助资累计金额2万余元,助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回顾过去,初心不改,展望未来,使命在肩”。市教育局关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担任关工委副主任的企业经理对学校建设参与度不够深入,关心关爱工作触角覆盖不够全面、家庭教育协同力度不够聚合等问题,对教育系统关工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教育局关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会议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勇毅前行,推进关工委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切实践行关心下一代初心使命,映红青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华丽绽放的健康之花、青春之花、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