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调查研究 >> 正文
“五老五星”发挥余热促振兴 ——金昌市关工委“五老”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金昌市关工委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4/12/11    阅读次数:9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工委作为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纽带,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关工委“五老”群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着特殊作用。近年来,甘肃省金昌市关工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工作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和我市《若干措施》精神,找准关工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多措并举推动“五老”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文明风尚、关爱帮扶、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余热,做到服务青少年成长有新成效、新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有新思路、新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关工助力”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关工力量。

一、做法和成效

(一)“五老”先锋之星促“融合互补”。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制定印发《关于推动关工基层组织和“五老”队伍发挥作用的指导意见》,推动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五老”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党委有部署,关工委有行动,五老有作为,落实有成效。积极探索各级关工组织、离退休党支部、老年协会、老年社团、文化实践中心等多部门联动推进机制,致力推行“乡村振兴·关工助力”“乡村振兴·五老在行动”等有效举措,引导百余名“五老先锋”长期躬耕奉献在招商引资、主动创稳、关爱帮扶、移风易俗等一线,推动形成资源共用、优势互补、融合共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汇集“银发力量”。制定出台《金昌市“银发人才库”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制定《金昌银发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分类建立完善了银发人才库,目前共有“银发人才”740人,其中银发党员占61%。按照“自愿参与、量力而行、集聚优势、发挥专长”的原则,不断吸纳更新各行业银发人才,支持服务银发人才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落地,向下引领基层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找准方向、发展特色产业。三是推动“六好创建”。深入开展“银发映镍都”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示范创建,推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动员有经验、有威望的离退休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协助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邀请离退休老同志到原籍村对村“两委”工作进行指导,帮助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发展规划,因村制宜发展致富项目。近两年来共组织老同志参与村两委工作120余次,向村委会推荐后备人才38名。

(二)“五老”能人之星促“特色产业”。一是组织观摩考察。每年都组织离退休老同志、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及部分“五老”,围绕“我看乡村振兴新变化”等主题,实地考察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农业园区、民生实事项目,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导老同志积极“建诤言、献良策”,为助力发展把脉会诊。近年来,共收集银发建议162条,参与乡村振兴农业项目12个,帮助农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0件(次)。二是助力科技兴农。组织“农字号”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果园菜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文化街”强化农业科普宣传举办殖实用技术、“双千工程”电子商务培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方面传授经验、发展种植和养殖示范户,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参与“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老干部、老专家150余人,通过带动身边人积极宣传永昌羊肉、泽林辣椒、居佳鲜奶、五彩胡萝卜等绿色食品,为做响农业品牌贡献银发力量。三是助推乡村旅游。组织老干部、文旅方面老专家积极参与宣传“点亮金川·城乡融合”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助力培育永昌县毛卜喇村、西校村和金川区龙景村、陈家沟村等23个村发展共享农庄、民宿经济、度假养生、农事体验等旅游项目,助力开发山湾跑羊、天炕之品、金从玉高原夏菜、富硒藜麦等乡土特色创意旅游品牌,助推做亮乡村旅游业。特别是部分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镇村将红色文化同党史教育、旅游发展相结合,发动“五老”志愿者队伍挖掘红色事迹,开设红色课堂,编纂了130多篇内容丰富、涵盖广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乡村旅游注入了丰富的红色元素。

(三)“五老”关爱之星促“爱心帮扶”。一是实施“五老”关爱工程。动员“五老”依托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室、农家书屋、青少年宫等阵地,开展以走访慰问、心理疏导、微心愿认领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心助孤助困”行动,通过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方式,协助做好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关爱与帮扶工作,近两年来累计开展关爱活动35场次。二是开展精准关爱帮扶。结合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联合市关工委成员单位谋划打造“亲情树促健康成长”“七彩假期·童伴计划”“老少牵手·温暖童心”“特困生圆梦校园”等爱心陪护及精准帮扶服务,通过“面对面交流、一对一陪护”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成才动力。目前,共计有1329名“五老”与青少年结成“老+少”帮扶帮教对子,带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结对3516个,近两年来筹集发放帮扶帮教资金19万元。三是推动金秋捐资助学。进一步扩大社会关爱,广泛动“两新组织”、爱心人士捐助参与,筹资开展“爱在金秋、助飞梦想”“关心下一代·温暖来敲门”活动,去年以来资助农村困难大学新生30名,筛选51名单亲、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困境学生发放每人1000元的扶助金,慰问农村困境儿童53名,送去助学金、慰问品4.2万元向水源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捐赠“爱心校服”60套书画作品300余幅、红色书籍价值6200元。

(四)“五老”文化之星促“文明风尚”。一是培育“五老”宣讲力量。将宣讲工作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理论宣讲矩阵相融共促,市关工委广泛发动、推荐选拔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宣讲能力出众的“五老”骨干成立市“夕阳红”宣讲团。聚焦基层宣讲,充分挖掘吸纳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乡村文艺骨干、模范典型加入理论宣讲队伍,分别组建了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银龄先锋、乐龄互助等基层宣讲小分队80余个,采取“辅导报告会”“微宣讲”“微党课”“宣讲+文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阐释进校园”“老少携手学党史·薪火相传颂党恩”等系列活动280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是多方拓宽宣传渠道。瞄准重点群体、关注重点领域、找准宣讲切入点,广大“五老”主动走进居民家中、田间地头或群众茶余饭后的小憩场地,把“排排坐”变为“围着坐”,以“小板凳课堂”“草根志愿宣讲”“农家书屋等为纽带,以家门口拉家常的方式和身边事例鲜活宣讲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前景、身边可见可感的发展变迁,“小讲座”凝聚“大团结”,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乡土话”传递“新思想”,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更聚人气。三是丰富创新文化振兴。注重把协同文旅、体育、民政以及老年大学所属各类文艺团队开展“文化下乡”、科技“大蓬车”等作为宣传党的政策、宣扬正能量的“有形阵地”,坚持进村庄、进敬老院、进学校演出不断档,同时将孝道文化和法治理念融入理论宣讲,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积极编写节目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编辑诗歌、小品、快板、情景剧、三句半等500余个,形成“五老”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传承好风尚的良好氛围。

(五)“五老”公益之星促“善治有为”。一是基层民主协商解难事。立足离退休老同志懂民情、晓民意、知民需的优势,聚焦农村群众关切,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畅通民情民声联系渠道,激发群众议事热情,加快推进协商议事成果转化,助力协商议事嵌入基层治理,成为政策解读的“传声筒”和基层治理的“探照灯”。去年以来,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村庄清洁行动等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协助开展协商议事230余次,有效解决了农户水冲式马桶集中安装、尾菜洒漏影响环境卫生、村污水处理厂中水再利用等具体问题128件。二是“五老”志愿团队保平安。组建26“五老”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入校园、社区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排查、“一盔一带”安全守护工作,用心用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联合教育、公安部门成立“五老护校队”、“五老红袖章巡逻队”,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校园防控、治安巡逻,宣传防疫知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成为我市综治维稳和疫情防控中的一支活跃力量。目前,全市“五老”志愿者人数达1624人,3支“五老关爱团”、16支志愿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基层一线。三是农村公益服务促善治。发挥红白理事会、“五老”调解组织、乡贤村贤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老同志积极参加“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情系老人·传承孝道”“星级文明少年”等文明实践活动,调解邻里关系,化解民间纠纷,提倡移风易俗,助力平安乡村建设。由群众推荐“五老”、乡贤村贤组成评议委员会,开展评选“美丽庭院”、文明新风家庭、简办婚丧嫁娶等乡村文明建设活动,塑造和谐乡村新风貌,助推乡村治理“服务升格、幸福满格”。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五老”力量薄弱部分“五老”人员长期在城里居住,参与农村关工活动较少。同时,由于思想观念、激励措施等原因,部分“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效果不明显。

二是部分“五老”缺乏主动性。部分“五老”缺乏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有的“五老”由于自身能力素质较弱,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都与实际工作需要有差距,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发挥作用的实效。

三是活动阵地特色不明显部分行政村因活动阵地所限,关工委开展活动的场地狭小,存在一室多用、设备陈旧的现象,缺少适合“五老”发挥作用的特色阵地。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系统工作,推动“五老”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优势作用始终是我市关工委工作的重点难点,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专业等“四大优势”,为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助力赋能。

(一)发挥政治优势,助力组织振兴。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引导和选派党性强、威信高、讲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退休干部深入农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村情调研、矛盾调解等工作,帮助建强村级党组织。

(二)发挥经验优势,助力产业振兴。围绕离退休干部经验优势,组织具有农林、畜牧、水产等专业优势的退休干部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在生产发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发展致富项目等方面进行帮扶,结合农户实际,积极开展送思路、送政策、送技术活动,帮助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

(三)发挥威望优势,助力人才振兴。充实完善离退休干部“银发人才库”,坚持自觉自愿与积极引导、就近就宜与发挥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引导身体较好、社会威望高、讲奉献有热心的老干部,积极发挥作用。与中青年人才结对,深入开展“老手拉新手”专项行动,通过丰富的人脉资源,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帮助引进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村人才振兴助力添彩。

(四)发挥特长优势,助力文化振兴。围绕红色文化挖掘、家庭美德培育等主题,不断壮大“夕阳红”宣讲力量,以“党建+文化滋养”形式,深入农村、学校开展“乡风民俗”“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老干部“老有所为”基层服务站,促使城乡特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