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不辱使命 担当作为 着力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
来源:阿克塞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关工委主任 张立涛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7/25    阅读次数:1057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是全省唯一的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全县辖3乡1镇11个村、4个社区,常住人口1.09万,中小学生1952人。

多年来,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在省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和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在继承发展中深耕厚植,在守正创新中深化拓展,关工委组织不断延伸,“五老”队伍逐年壮大,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实现了乡镇、社区、学校关工委组织全覆盖,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达到410人。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立德树人,在丰富教育活动载体中培根铸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着眼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爱国教育、法制宣传、民族团结等融合推进,突出民族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红色资源特色,依托老县城记忆馆、县电子党史馆、民族博物馆、哈萨克族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等阵地载体,充分发挥“五老”带动作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马背送学”“毡房讲学”“冬不拉宣讲”“爷孙同唱一首红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大手拉小手、夕阳伴我行”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讲、唱、赛、写、做”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注重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扎实开展“三送、三进、一创”和“八个一”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心向阳·石榴结籽心相连”“老少颂党恩·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二、强化政治引领,在无私奉献中彰显“五老”价值。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关爱“五老”,通过集中宣讲、座谈交流、网上推送、送学上门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投身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干劲。推行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联系“五老”制度,结合春节、“七一”等重大节庆及时看望慰问老同志,做好上门探望、电话问候等工作,引导广大“五老”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用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关心、关爱、扶助青少年成长,涌现出了一批事迹感人至深的先进典型,先后有2名“五老”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1名“五老”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县关工委“五老”崔广茂,为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14年如一日在校门口义务指挥交通,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孩子们安全“守护神”。县关工委“五老”、慈善协会会长哈泰在疫情期间发出募捐倡议,募集捐款33万余元用于疫情防控;团结社区关工委“五老”马泰·努尔再乃甫夫妇到公路卡口为防控人员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并无偿担负起为隔离观察人员做饭的任务,彰显了广大“五老”的殷殷爱心和责任担当。

三、服务中心大局,在强化关爱工程中贡献关工力量。坚持把助力乡村振兴和关爱帮扶作为突出重点来抓,建立完善“银发”人才库,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扎实开展“千人关爱帮扶项目”“大手拉小手”活动。近5年来,募集资金46万元,救助困难学子220名;举办以“让爱飞翔,托起明天的希望-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捐款200万元为县中学修建新教学楼;精心组织“情系寒门骄子·爱心成就梦想”助学结对帮扶活动,联系10家爱心企业连续三年捐助爱心资金22.68万元,资助21名贫困、残障孩子。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行动,采取“五老”志愿者包抓,每人联系一名留守儿童、每月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等“十个一”关爱方式,给与留守儿童温暖和关怀;全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工作机制,在乡镇、社区设立“七彩课堂”,打造“假日学校”,开设书画、科学实验、经典阅读、趣味运动等课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的青少年活动,较好解决了假期青少年“看护难”的问题;多形式开展农牧业村青年养殖种植技术培训、务工青年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聘请4名“五老”担任法制副校长。紧抓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动员“五老”深入学校开展普法宣讲活动;聘请10名“五老”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不断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

四、注重创新推动,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注入工作活力。坚持“党建带关建、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夯实关工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针对牧区大部分老同志过去从事游牧生活,没有条件上学,文化程度不高,为“五老”吸纳带来困难的实际,通过吸纳“八老贤才”,进一步拓宽“五老”外延,使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作领域逐步拓展,青少年教育关爱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马背流动关工委”,充分发挥“马褡子”的便利优势,结合民族饮食文化习俗,广泛推广“喝茶日记”工作法,积极动员熟悉牧区生活的“五老”参与,与乡镇干部一起深入草原、大山深处,送学上门,传递党的声音,化解矛盾纠纷,受到了牧区群众一致好评。积极探索关工委活动联办、阵地联用,依托社区初步建成了集网络连线、心里话儿向爷爷说、心理疏导、才艺启蒙等为一体的“五老”工作室,动员“五老”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全力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